文旅農康融合繪就甘谷鄉村新圖景
2025-06-17
來源:浙江云野科技有限公司
在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古坡鎮,沿著籍河前行,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生動的鄉村畫卷:錯落有致的村屋點綴在綠意中,蜿蜒的彩虹柏油路穿行于茂密綠化帶之間。波光粼粼的河水映照著獨具特色的海潭寺,遠方是無垠的古坡草原和層疊的豐收梯田,移步換景間,游客們紛紛舉起手機記錄下這如畫風光。
在海拔1600米的店子村,“云上幽谷”景區的天幕露營區已搭滿五彩帳篷。孩子們在自然探索區的蹦蹦床上歡笑嬉戲,年輕游客沿著空中云梯登高拍攝云海奇觀,林下商店里當地老農正將新采摘的烏龍頭、雞娃菜等山野特產擺上貨架。作為古坡鎮今年重點打造的旅游新名片,這里整合了高山草甸、百年古樹等自然資源,成為研學與避暑的熱門目的地。
甘谷縣并非一夜爆紅的旅游新星。這片土地古稱冀,有2700多年建縣史,被譽為“華夏第一縣”。渭河的潮漲潮落中,沉淀了伏羲文化、先秦文化、三國文化等多元文化基因。歷史上,這里孕育了孔門七十二賢人之一石作蜀、蜀漢大將軍姜維等名人先賢。行走在甘谷,大像山石窟的佛陀靜默俯瞰人間,毛家坪遺址講述著遠古故事,脊獸、道情、木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明珠散落鄉野。這些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,成為甘谷文旅農康融合發展的深厚土壤。
2025年5月以來,古坡鎮通過升級云上幽谷和古坡草原露營基地,邀請15位正能量網紅達人,舉辦秦風婚俗展演、打鐵花、研學等十余場活動,吸引游客4000余人次,網絡播放量突破400萬。成效在數據中顯現——僅56月兩個月,古坡鎮接待游客達14萬人次,較去年同期增長210%以上。苗8000余萬株,建成16346畝標準化生產基地和5處智能水肥一體化基地。隨著天水麻辣燙火爆全國,作為其“靈魂”的甘谷辣椒迎來高光時刻,2024年以辣椒為主的“甘味”農產品銷售額達7.9億元。
采摘經濟興起:在安遠鎮鞏川、河灣等村建成的現代農業產業園,游客可采摘藍莓、陽光玫瑰葡萄、反季節櫻桃和玲瓏小番茄。磐安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農旅融合活動,將特色產業發展與休閑旅游結合,形成產業與旅游良性互動。
特色產品體系:全縣累計認證“三品一標”農產品58個,創建“甘味”公用品牌1個、企業商標品牌10個,形成甘谷辣椒、甘谷花椒、甘谷麻鞋等特色旅游產品矩陣。
文旅農康融合不僅盤活了鄉村“沉睡資源”,更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
古坡鎮店子村通過鄉村旅游帶動19戶農戶發展庭院經濟,在楊家坪村及藉河沿線4村規模種植油葵1000畝、中藥材400畝、架豆2000畝。全縣累計培育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65家、農民合作社示范社293家、示范性家庭農場77家,為農民提供家門口的就業機會。
電商賦能農業,培養千人以上直播賬號89個,通過“一戶一品、戶戶直播”模式,石磨面粉、土蜂蜜、手工辣醬等農產品銷往全國。非遺產品也借勢出圈,繡娘們在高原媽媽刺繡坊飛針走線,作品銷往浙江、上海等地。
文化為魂的鄉村新貌,文化是甘谷鄉村發展的靈魂。非遺煥新,創新推出“剪云裳”等30多種國潮文創產品,將剪紙紋樣從紙上“剪”到服裝上,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。依托一年一度的大像山文化旅游節,打造“盛世華章·錦繡甘谷”主題文旅品牌。2025年端午節期間,非遺進景區活動讓香包、刺繡、剪紙等傳統工藝與游客親密接觸。古坡鎮推出的秦風婚俗展演,讓游客沉浸式體驗傳統文化魅力,成為鄉村游的“記憶點”。
文旅農康融合如同一支神奇的畫筆,在甘谷大地上繪就了“村凈、景美、人和”的嶄新畫卷。當村民鞏春林在自家農莊忙碌接待游客,當繡娘們的指尖翻飛創作暢銷沿海的刺繡,當百年古樹下孩子們在自然課堂中認識草藥,鄉村振興的圖景變得具體而生動。這條路不僅留住了綠水青山,更讓世世代代耕耘于此的農民發現——家鄉的山水田園,原來就是最珍貴的財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