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賦能文旅 虛擬導游重塑津門游
2025-06-19
來源:浙江云野科技有限公司
海棠花如云似霧地籠罩著五大道,游客們舉著手機追逐一只蹦跳的四足機器狗。當它突然停下,播放音樂跳起“海草舞”,孩子們的笑聲便與花瓣一同在春風中飄蕩。2025年4月的第三屆五大道海棠花節上,這一幕已成為尋常風景。
在民園體育場附近的和平區三盛里社區,DeepSeek虛擬導游“AI和小棠”正以三種形態服務游客:虛擬數智大使在屏幕上娓娓道來五大道歷史,智慧導游助手在手機端提供“吃住行游”一站式服務,而那只萌態可掬的機器狗則成為孩子們追逐的“明星演員”。作為天津市首個DeepSeek+文旅產業應用,這套AI系統由天津移動聯合和平區數據局、文旅局及五大道街道共同打造,短短一個月已接待游客數十萬人次。
“2025海棠花節亮點有哪些?”游客對著手機提問,屏幕上甜美的虛擬形象“和小棠”即刻響應:“本屆海棠花節包含177場文化演藝活動,覆蓋睦南公園沉浸式電競展演、金街非遺市集等...”這位虛擬導游裝載了和平區文旅局授權的200余條專業知識,以DeepSeek大模型為技術底座,構建了強大的文旅知識庫。
“和小棠”的實用性令人驚嘆。它不僅能精準回答“哪里是禁停區”等實際問題,還能規劃最佳賞花路線、推薦老字號美食。在桂順齋糕點鋪前,游客通過“和小棠”導航找到這里,排隊購買新推出的海棠花酥。老美華鞋店則推出海棠花元素華服,傳統與時尚在AI指引下奇妙碰撞。
文化講解更顯AI深度。當游客站在民園廣場的歐式拱廊下,“和小棠”可同步推送建筑歷史、名人故事及當前正在進行的“肩上芭蕾”演出信息。這種虛實結合的服務,讓游客等待時間減少40%,游覽效率顯著提升。
海棠花節真正的“流量擔當”當屬四足機器狗。在睦南公園的花海中,這只機械汪時而隨著音樂節奏搖擺,時而用語音回答小朋友的提問:“我的舞蹈動作由云端超腦平臺控制哦!”其背后是融合感知、認知與運動智能的機器人超腦平臺,能理解復雜指令并實時校準動作。
177場文化演藝在街頭上演。從河北路275號大行道藝術中心的數字藝術展,到金街廣場的話劇《日出》片段表演,游客隨時可邂逅一場文化盛宴。和平區推出的“戲游津城”citywalk手冊,更將演藝活動與洋樓、美食、消費串聯成線。
海棠花節本質是場文商旅融合的精密實踐。和平區巧妙構建“賞花+消費”鏈條,導入125家商業資源,推出183場配套活動。金街非遺市集匯聚京津冀二十多項非遺項目,恒隆廣場、海信廣場同步推出海棠主題促銷。
“萬物皆可海棠”的創意席卷消費領域。立體造型的海棠花冰淇淋日銷上千支,文創商店推出海棠飄落圖案的冰箱貼,書店將印章設計成五瓣海棠。老字號桂順齋創新海棠花酥,非遺技藝與海棠元素融合的發簪、限定明信片等產品百花齊放。
人流如織帶來真金白銀。天津移動披露的數據顯示,搭載AI服務的花節期間,五大道人流量同比增長35%,周邊商戶營業額平均提升28%。和平區文旅局負責人表示:“AI不僅提升體驗,更將人氣‘流量’轉化為經濟‘增量’。”
政策推動下,項目加速落地。就在2025年6月17日,薊州區州河灣鎮簽署AI未來城項目協議。這個投資1.21.5億元的海洋主題旅游綜合體,將融合AI技術與海洋文化,打造京津冀地區文旅新地標,預計年增稅收約1000萬元。
天津正構建特色AI產業生態:支持天開高教科創園打造垂類模型聚集區,河西區、南開區建設技術供給區,濱海新區發展算力產業集群。梯度培育計劃將孵化一批文旅AI科技企業,為“AI+文旅”注入持續動能。
州河灣AI未來城的施工藍圖在夏日陽光下鋪開,工人們正在測量未來海洋館的位置。而在市區,海棠花節落幕不過兩月,“和小棠”虛擬導游系統已被移植到意式風情區,繼續為游客講述梁啟超飲冰室的故事。那只曾引爆朋友圈的機器狗,正充電待命——它將在仲夏夜的海河游船上開始新一輪表演。
天津的AI文旅實驗證明:當機器狗在百年洋樓前跳起現代舞,當虛擬導游在手機端細說歷史風云,科技便不再是冰冷的工具,而成為傳遞城市溫度的新媒介。文旅的靈魂在文化,而AI給了它更靈動的表達方式。